时间:2022-09-29 13:51:57 | 浏览:562
9月21日上午,我市举行“非凡十年 出彩许昌”主题系列经济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工信、商务、财政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经济发展”专题,向社会发布了十年来我市在工业、科技、商务、财政等方面的工作亮点和阶段性成就。
十年来,我市以全省第13位的土地面积,全省第12位的常住人口,创造全省第4位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区域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低碳转型战略稳步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志华介绍,十年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3655.42亿元,增速居全省第2位;建成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组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95个;强化梯次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评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52家,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综合实力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所辖县(市)全部进入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
智能电力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纳入第一批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于志华介绍,我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55项建设指标全面达成,中心城区生活垃圾资源综合利用覆盖率达59%,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纳入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十年来,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市20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超过99%,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
发布会上,市工信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何珂介绍,我市牢固树立“工业兴市、制造强市”理念,始终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加快构建“633”工业发展体系,智能电力装备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二产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3%,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超过90%,成为全省重要的工业大市。
何珂介绍,十年来,我市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方向,加速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谋求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突破;成功入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创建智能车间(工厂)43家,上云企业突破1万家。
十年来,全市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8家,主板上市工业企业7家,金汇集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瑞贝卡等4家企业获批全国单项冠军企业,许继集团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制造业头雁企业;24家企业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4家企业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外贸进出口工作长期向好发展
发布会上,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晓刚介绍,十年来,我市累计进出口1389.1亿元,其中,出口1209.75亿元,进口179.25亿元,实现贸易顺差1030.5亿元;进出口总量在全省18个地市中稳居第一方阵,出口总量常年保持第2位。
十年来,我市外贸主体不断壮大,2021年,全市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600家,相较于2012年增长近50%。民营企业成为外贸行业的主力军,常年来占进出口总额的九成以上;进出口总量190亿元,较2012年进出口总量翻了一番。
十年来,我市跨境电商规模逐年增加,经营主体不断增长,经营企业突破2000家。2021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180.6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市财政局会计委派管理中心主任郑春阳在发布会上介绍,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以政统财、以财辅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郑春阳介绍,2021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189.1亿元,是2012年的2.1倍,财政收入年均增速约9.8%;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5.7亿元,是2012年的1.8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速约8%;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争取各类上级资金,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支持中心医院新院区、综合保税区、郑许市域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和农村公路、干线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十年间,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累计达2002.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每年均保持在70%以上,有力地支持了文化、教育、社保、就业创业等方面工作开展。 (许昌日报记者 冯子建)
2019-04-19 18:4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金汉青 通讯员 孙璐易图文无关(图片来源于视野网)记者4月19日从绍兴市越城区疾控中心了解到,2018年绍兴市越城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出炉,全区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82.97岁,其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白衣执甲,闻令而动。当嘉兴“静下来”进入“慢生活”,来自全省各地的逆行者们却“步履匆匆”,赶赴嘉兴。连日来,1700多名支援队员深入各个核酸采样现场,一张张坚毅无畏的脸庞,一声声温暖有力的“嘉兴,我们来了”,传递着省
近日,人民智库发布了浙江省56个市(区)城市能级测评及排名,秀洲区在五个一级测评指标中的“吸引力”指标上,位列全省第一。 城市能级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和对周边地域的影响力,既关乎实力又关乎魅力。此次浙江省56个市(区)城市能级测
——我市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背后的汗水战旗猎猎,全线飘红。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速、全口径税收增速、地方税收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七个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增速、实际使
许昌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产业特色十分鲜明。许昌的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能源电力等支柱产业基础深厚,发制品、人造金刚石、烟草等一批优势产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许昌是全国四个水生态文明城市,长江以北就一个,就是许昌。许昌还是河南省最宜居城市。
许昌报业传媒记者 石冠兵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区,3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在许昌市八次党代会报告里,它们仨组合在一起,意义大不一样。“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区建设”写入了报告未来五年的总体要求。“城乡融合实现新突破”是今后5年发展的主
映象网讯(记者 康世保 见习记者 郭歌)为认真做好全国人大常委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迎检工作,4月12日上午,许昌市魏都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申健民,副主任卢军到迎检点督导《固废法》贯彻落实情况,区人大城建环保委、区环保局
对于很多“老许昌”来说,他们仍习惯将现在的许昌市叫作“大市”,把魏都区称为“小市”。这一“大”一“小”背后,有着怎样的时代故事?还有,现在的建安区、曾经的许昌县又和现在的魏都区、曾经的许昌市有什么渊源呢?且听我给您慢慢道来。 自秦汉建立
大河网讯 许昌市建安区苏桥镇西张社区是省级文明社区。走进该社区,宽阔整洁的街道令人眼前一亮;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里,红叶石楠在这个深秋尤其耀眼;文化墙上那“爱国教育、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爱护环境……”宣传标语和漫画格外醒目,彰显着群众对美、对文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尹红杰 董学彦 沈剑奇“鹤首、油锤、大瓢、天鹅……葫芦竟有这么多花样!”11月16日,位于许昌市建安区五女店镇的乐佳生活美学农场内,游人纷纷感叹。20亩葫芦多达十几个品种,或饱满丰盈,或小巧玲珑。展厅里,葫芦“摇身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