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18:36:05 | 浏览:1018
河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广军 通讯员 李水安 董凡 文/图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和标准化温室内,白灵菇、灵芝长势喜人,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赏;桂村乡五福农场种植的无公害阳光玫瑰、黑糯玉米、玫珑蜜瓜销售火爆;许昌优加粮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对产品进行包装。这些位于许昌市建安区各乡镇的“星级农场”和社区工厂逐步成为该区乡村振兴中的一张张亮丽名片。
建安区桂村乡五福农场的蜜瓜熟了
近年来,建安区坚持产业优先,因地制宜,在村内建社区工厂、村外建现代农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星级农场”,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对晋星晋级的农场给予资金奖励,一大批“电商+”“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带动农村走向致富路,“星级农场”已成为该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电商+”芦笋节节收入高
9月16日上午,椹涧乡黄庙村耘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员工在电脑前熟练操作,与客户简单沟通,几句话就谈好了一笔销售20斤芦笋的订单。
耘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以“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流转土地种植芦笋100亩,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建设芦笋订单合作基地1000亩,采用“电商+”销售模式,芦笋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国内20多个省市。
该公司负责人燕永建介绍,公司在天猫、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注册了旗舰店,网上销售芦笋每斤卖10元~15元,每天接收订单1000~3000单不等。芦笋种植亩产3000斤,除去施肥、人工等费用,100亩芦笋年收益达120万元,带动6个村芦笋订单合作基地年收益达1000多万元。2020年,该公司在互联网平台上芦笋生鲜类目全国总销售额排前3名。
“合作社+”机声隆隆致富忙
金秋时节,大地飘香。位于陈曹乡万庄村的子荣农机专业合作社院内,整整齐齐摆放着收割机、拖拉机、打药机等几十台农业机械。这是万庄村种粮大户、子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万子荣致富的“法宝”。
2010年,万子荣流转200多亩土地,投资50万元,注册成立子荣农机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社员+订单”发展模式,社员以农业机械入股,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统一派发作业订单,统一组织机械进行农业作业和服务,社员根据机械类型和作业面积,单机结算进行分红,比分散经营年均增收近30%。
如今,万子荣带动周边村庄农机手和农民200多户加入合作社,拥有大型收割机、大型粮食烘干机、半自动化浇水设备、植保无人机等各类农业机械126台套。依靠这些农业机械,该合作社实现了耕、种、植保、收割、烘干、仓储、销售“一条龙服务”。社员依托农业机械进行分红,多的每年可分红120多万元,少的每年至少分红10万元。
“龙头企业+”小蘑菇带动大产业
在河南世纪香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办公楼前挂的一块写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牌匾格外醒目。
从照着书本琢磨种菇、用人力车到外地拉棉籽壳,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如今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世纪香公司逐渐发展成珍稀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精深加工和出口基地、“三产融合”发展的食用菌产业园。
一个小蘑菇带动一个大产业。该公司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采用“企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围绕食用菌产前、产中、产后开展技术服务,通过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等,直接和间接带动许昌及周边农户从事优质食用菌生产。目前,该公司已辐射和吸纳近6万人从事绿色食用菌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工作,累计创造社会效益100多亿元。
在建安区广大乡村,像这样不断扩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带富能力的“星级农场”还有不少——
远辉农业坚持种养结合的立体化农业循环经营模式,原生态养殖生猪,流转土地种植农作物,注册“刘大远”品牌,通过“互联网+”模式出售农产品,客户争相订购,产品供不应求;五福农业探索“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种植适合采摘、口感好的产品,形成以文旅采摘为主、农超对接为辅的新型销售模式;德欣农业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作用,从事水果相关产业链发展,带动建安区水果走向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德欣农业果品进入第四批全国名特优新产品名录……
如今,建安区村内建社区工厂、村外建现代农场的产业振兴之路,作为“建安案例”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案例汇编》,为省市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方案。
截至目前,建安区已将982家经营主体纳入现代农场管理范畴,按照标准划定星级,完成20家“星级农场”认定,并按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标准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100万元奖补资金。
“发展现代农场,实施星级管理,是实践证明行得通且适合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我们要持续走好这条路径,对‘星级农场’进行财政奖补,并在政策和要素保障上对晋星的现代农场予以倾斜,推动现代农场加快发展壮大,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标杆和样板。”建安区委书记马浩说。
编辑:宋广军
违建越来越少,公园绿地越来越多,市政设施日渐齐全完备,街道路面更加整洁有序,街角路边绿化日益精致美观……近年来,借助创文工作及乡村振兴战略等契机,杜阮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完善文明创建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力推进辖区内人居环境
来源:遂宁日报-遂宁新闻网2月25日遂宁日报03版安居区拦江镇染房沟村以桃为“媒”特色产业助农增收村名片染房沟村于2019年退出贫困村序列,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249人已全部脱贫。全村辖有14个村民小组,共647户2140人,耕地面积200
平报融媒记者 闫增旗“看到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创业环境又这么好,我就回来办了这个企业,让乡亲们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9月8日上午,在位于石龙区龙河街道刘庄村的河南百邦物流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全封闭式仓储物流站台内,
三门峡湖滨区高庙乡穴子仓村窑洞民宿。孙猛 摄 春日里,三门峡沿黄生态廊道宛如一条飘带,串联起万千美景,也唤起更多美好希望。 滚滚黄河,蜿蜒流经三门峡市206公里。去年以来,三门峡市提出,以紧临黄河干流沿岸90个行政村为主,连线成片,建设
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今年以来,信阳市平桥区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
这个十一,很多老乡都得想着出门逛,在乡村的在忙着收稻。十一假期第三天固始乡村秋收已经基本上结束了,这种乡村生活,年轻一辈是无法理解也没法体验了。秋收后的方集镇驻马村和沙河村再往南就是二道河了今天拍的大景,应该可以看到你家今天气温最高达37℃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代表作用,逐渐从“会议室”走向“田间地头”,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路上的人大实践。履职最前沿。实地走访、现场查看、面对面提问,最能发现问
巍巍下骆山,滚滚汲河水。他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往返于叶集区姚李镇南部漫山红村的乡间小道。上门看病、义务宣传卫生健康知识……不是在坐诊,就是在出诊的路上。30多年来,村容村貌在变化,医疗条件在改变,但他坚守的医者仁心从未改变,他就是漫山红
在上海市中心开连锁火锅店的老刘算了算这几个月的成本:租金每月十五万,员工工资、员工房租七八万,物业费一月两万多……因为疫情,上半年的“非常态”经营,让他把前两年的收益赔了个精光。近日,火锅店恢复了正常营业,但原计划的扩店经营“免谈了”。记者
广阳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560公里建成主城区至周边镇(街道办事处)半小时交通圈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王满凤 河北日报记者孟宪峰)近日,廊坊市广阳区被授予“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2021年以来,广阳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美丽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