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片美”迈向“全域美”,河南禹州市化先发优势为长久领跑优势

时间:2022-09-29 15:18:01 | 浏览:5621

“这是落花甜柿子,属于新品种,两三年就能挂果。现在的农村真是好,出门就是花园果园,一点儿不比城里差!”4月20日,在河南省禹州市文殊镇文殊村,老党员杨怀生看着村里今年新栽的果树,脸上满是幸福。今年以来,禹州市把人居环境整治与“能力作风建设年

“这是落花甜柿子,属于新品种,两三年就能挂果。现在的农村真是好,出门就是花园果园,一点儿不比城里差!”4月20日,在河南省禹州市文殊镇文殊村,老党员杨怀生看着村里今年新栽的果树,脸上满是幸福。

今年以来,禹州市把人居环境整治与“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紧密结合,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实战练兵,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一村一景”,打造出一道道既有清丽山水、又有净美人居,既有田园诗意、又有乡愁古韵的美丽风景,人居环境从“一片美”不断迈向“全域美”。

美丽乡村靠实干

党员干部如何提能力、锻作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行动是试金石和主战场。创建氛围浓不浓,整治成效好不好,“一村一景”啥亮点,群众满意不满意……都在工作中得到检验。

该市无梁镇吹响“环境整治党旗红、党员干部争先锋”主题活动“集结号”,镇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党员干部把周末休息切换到“乡村美颜”工作模式,组成党员先锋队“志愿红”,分包到七个责任区的30个村、13家企业,开展“三清、六治、三拆、四绿”和路域环境集中整治,实现环境整治全天候;在颍川街道,15个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星期五义务劳动”,人人动手打扫卫生;朱阁镇突出村容村貌“清脏治乱拆违增绿”重点任务,在全镇29个村开展环境整治“擂台赛”,掀起了各村党组织明争暗赛、党员干部一线比拼的热潮。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让环境综合整治有了抓手。该市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既抓典型引路,又推整体提升,既整外部环境,又创“五美庭院”,既要全域美丽,又不一刀硬切;既有现场指挥,更有一线战斗,在环境整治一线进一步锤炼了本领、夯实了作风。

“一村一景”有特色

人居环境整治要“面子”更要“里子”,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

走进禹州市鸿畅镇李金寨村,放眼望去,街成行、房成排、树成林,游园、广场、湿地等处处散发着世外桃源的气息。而最显眼的是村西头墙壁上手绘的一棵3米多高的幸福树,8个枝丫象征着全村8个村民小组,400多户村民都在上头,红树叶代表共产党员家庭,粉树叶代表最美乡贤家庭,紫树叶代表好婆媳、好妯娌家庭,绿树叶代表文明户、五美示范家庭,蓝树叶则代表一般农户,一棵“幸福树”激发了全村人人思进、户户争先的良好家风。“这棵‘幸福树’既是李金寨人对景美的坚守,又是对人美的承诺。乡亲们相互比赛,都想当先进,村庄美了,家庭美了,人心也美了,全村形成了人人思进、向善向美的良好社会风气。”该村党支部书记李孝伟自豪地说。

在无梁镇曹楼村,村中心广场上横置着一块汉白玉条石,上面镌刻着480字的《曹楼村训》,爱国、敬老、尊师,以及家庭和谐、邻里互助、信义交友等村训内容四字一句,朗朗上口。村“两委”还把一些家庭的家风家训制成牌子钉在村民家门口,时时提醒每个家庭培育好的家训、传承好的家风。“家风家训既是荣耀,也是责任,能时刻提醒乡亲们把好的家风家训不断传承下去。”《曹楼村训》的作者王根发说。

该市在678个村(社区)的人居环境整治中,紧密结合实际,统筹兼顾农村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注重乡土味道,留住乡愁记忆,因地制宜推进果树进村、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打造了姹紫嫣红、精彩纷呈的亮丽风景:钧台街道花园社区的篱笆菜园、花石镇河东张村的海棠花海、方岗镇方东村的庭院花园、磨街乡刘门村的柿树围村,等等,一村有一村的特色,一村有一村的韵味。

“盆景”带动全域美

“一村一景”的终点不是单个盆景,而是“百花齐放”全域提升。禹州市结合“当下治”与“长久立”、单个美与整体美,把环境整治纳入民生实事、年度考评,压紧压实“三级书记”责任,推动工作机制常态长效。市财政拿出3000万元资金以奖代补,为环境整治提供资金保障。全市成立13个督导小组,对26个乡镇(街道)进行全覆盖、无差别全面督查,每周通报排名,反馈存在问题,加快全市环境整治工作的整体推进、全面提升。

方岗镇在24个行政村中开展环境整治竞赛活动,帖沟村的大喇叭发布红黑榜、段村通过每周评先奖励洗衣粉、方东村果树进院满园春……在该市第一次整乡推进、逐村观摩活动中,受到了一致好评。

去冬今春以来,该市积极推进果树进村“增绿”行动,新栽果树1029.4亩10.21万株;推进“四旁”绿化,大力实施2360.6亩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生态长廊建设、840亩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和2285.8亩矿山生态修复,培育出苌庄镇玩花台村梨树基地、磨街乡刘门村柿树园、鸠山镇闵庄村杏树基地等一批特色林业经济村。“这美丽乡村看着美,到了秋天收获票子更美!”刘门村4组村民杨松岭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该市已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小镇”1个、“千万工程”示范村43个,许昌市级“美丽小镇”2个、“四美乡村”8个。

“打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战,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将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紧盯‘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目标,努力把环境整治的先发优势转化为长久领跑优势,真正让群众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受益者!”禹州市委书记黄河表示。(化红军 康晓灿 刘艳红 张雨帆/文)

相关资讯

再出发!山东各方力量继续增援河南,赶赴抢险救援一线

特大暴雨致河南多地告急22日起山东各方力量继续增援赶赴河南抢险救灾一线山东再派六支专业救援队伍123人驰援河南抢险救援一线连日来,河南遭受特大暴雨灾害。22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从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获悉,22日18时,接到国家支援河南的紧急

河南安阳:加强古籍保护注重传承发展

9月22日,从安阳市档案馆获悉,明万历《彰德府续志》和清乾隆三十五年《彰德府志》已进入最后的编校出版环节,这将是继清乾隆五十二年《彰德府志》点校刊印后的“姊妹篇”。目前,安阳市档案馆已收集7部府志,筛选汇编成《安阳史志资料选编》。为落实传承

龙安区组织收听收看河南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

7月15日,龙安区组织收听收看河南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龙安区领导李军光、秦兆飞、付维鹏、秦佳出席龙安分会场会议,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区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行政一把手参加会议。省、市视频会议结束后,我区立即召开全区安全

2022年河南许昌市重点项目02 50个服务业项目简况

2022年许昌市共谋划安排实施349个重点项目,计划完成年度投资超180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141个。服务业项目50个,社会事业项目41个,农林水利项目26个,交通能源项目30个,城建项目39个,工业技改类打捆项目15个,中心城区百城建设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召开区委常委议军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传达学习三门峡市委常委议军会议精神,提高全区武装工作质效,8月12日下午,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周建文主持召开2022年度湖滨区委常委议军会议,区领导乔继明、唐伟、李万泉、李志彬等出席会议。

新闻8点见丨禹州六日,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中部小城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河南禹州,一座常住人口超过110万人的县级市,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中部小城。六天以来,一场应对疫情的总动员正在展开。王照琳是禹州市裕华大街一家蛋糕店的经营者,停业在家的早晨,王

河南这座普通小县以人名命名,一项纪录保持全国唯一

河南地处中原地区,因其大部分位于黄河之南而得名河南,这里在中国古代曾经长期是中华文明的聚集地,曾诞生了丰富多彩的华夏文化,在古代的中国,向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语,而也正因为如此,无数的战火硝烟在中原大地燃烧,给河南带来了无数战争的灾难

如何评价商丘市在河南省的地位?

前言:2019年全国城市GDP排名,商丘排在第91位,进入全国GDP百强城市.在 2019年河南城市GDP排行榜中第7名,名义上增速21.86%在全省第一,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属于中上等发展水平.河南省五位三线城市成员之一,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主

河南商丘永城防疫期间招商不“断线”引资33.2亿注入新活力

4月14日,永城市举行2020年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现场共签约6个项目,总投资约33.2亿元,为永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永城市在紧抓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调整招商选资措施和方法,以“疫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鹿邑太清宫:“道”之源“圣”气凌人

  踏进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就被一股独特的文化气质包裹着。  涡河静静流淌,赋予这座小城水的灵性,使这座小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老子故里,名人荟萃,赋予这座小城博大精深的文化基因,使这座小城备受敬仰、声名藉甚;道家之源、道教祖庭,赋予这座小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今日渭南山西旅游网大健康项目网杨氏杨姓八字取名字武汉新闻头条网武汉交友婚恋网长沙新闻资讯网茶道文化网PS抠图网音乐乐器网陕西旅游网生肖牛运势网世纪数藏NFT贵州青酒网虚拟数字人官网网球运动网罗姓宝宝起名网月子中心品牌网今日济南嘉兴新闻头条网乐山新闻头条网文玩手串交流网UFO飞碟探索网钦州坭兴陶官网快递信息网民谣吉他网洛阳新闻资讯网LV包回收网摄影爱好者七夕情人节
许昌新闻头条网-许昌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许昌古文化有史前文化系列、汉文化系列、三国文化系列、寺庙建筑文化系列、钧瓷文化系列等。许昌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0处。共有29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许昌新闻头条网 lunen.cn©2022-2028版权所有